工业显微镜设计漫谈

南京诺曼斯精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刘军珺

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显微镜,主要用于生物和教学,以中低端的生物显微镜为主,上世纪80年代,以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为代表的显微镜生产厂家,也开始涉及高端显微镜,先后开发了干涉相衬显微镜,高级荧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倒置金相显微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方面则是联合高校设计,后由于国企改革,技术人员严重流失,这些产品部分停产。国内的中高端显微镜主要依靠进口。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产品的精密检测也和世界先进国家接轨,工业上对显微镜的要求越来越多。

工业不同于生物,医学和教学,由于工业领域的不同,对显微镜的要求也不同,一旦抢得先机,又往往成为行业的标准。

工业显微镜按照检测和测量,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检测用仪器。比如半导体,LED,液晶行业中,用于硅片检查,封装检查,导电粒子的观察。 这类显微镜一般有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及单筒视频显微镜。

 

1.png

第二类为测量用仪器,比如刀具的角度尺寸测量,齿轮轮廓测量,PCB板镀层测量等。这类显微镜一般带有XY光栅测量,另有带Z轴测量等功能,搭配软件实现各种要求的测量。

2.png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行业的不同,对显微镜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半导体行业,以体视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为主,但同时需要各种带落射光的变倍及定倍单筒。

体视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在电子厂作为生产工具,工人几乎是8小时一直观察使用,最早以进口体视显微镜为主,后由于需要降低成本,开始使用国产体视显微镜。但是,从使用性能来说,国产和进口的技术差距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分辨率,光学同轴的上,用工人的话说,国内的显微镜,使用时间长后会觉得头晕,后由于工业相机的发展及成本降低,采用单筒变倍加工业相机和显示器,取代了大部分的体视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硅片的光刻情况,由于硅片的尺寸有大有小,则对于平台的尺寸有比较多的要求,这点也是国内显微镜的短板。

芯片封装,金线连接观察,诞生了3D显微镜,即通过加载一个可旋转的镜头,对四周的金线状态进行观察。

近十年,国内电子有一个重要的分支—液晶行业,提到液晶行业,必须要着重介绍微分干涉显微镜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夏普公司将液晶显示技术首次用于小型计算器开始,不到半个世纪,液晶技术经历了从交流驱动的实用化,到TN,STN及现在的TFT技术阶段。2016 829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华星光电将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投资465亿元建设第11TFT-LCD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也就是液晶屏的生产,短短的十多年,TFT-LCD生产线已经到了11代。

TFT液晶屏有一道重要的COG工艺,即chip on glass,使用导电粒子连接芯片和LCD基板两者的电极使之导通。此工艺中需要检测两者线路对准情况,导电粒子的数量和爆破状态。

这些工厂,最早都使用进口的显微镜,主要为日本尼康和奥林巴斯,当时一台显微镜价格大概在30万。2008年我们开始设计生产国产的微分干涉显微镜,同年国内首台微分干涉显微镜问世,经过几年的努力,产品在液晶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在设计中,需要对市场做充分调研,了解当前市场使用的主要机型并给予剖析。在最早的过程中,我们拆装了很多进口的显微镜,比如NIKON L200OLYMPUS MX系列,在技术上有较为充分的了解。

其二,将技术难点充分暴露出来,提出对策。在刚接触微分干涉技术的时候,我们甚至连如何使用都不知道,通过大量查找资料和实践,才真正理解。

其三,学会解决重点问题。设计生产微分干涉显微镜,在国内也属于首创,当时对于我们来说,技术问题很多,快速移动平台国内没有配套,需要自己设计;微分干涉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国内基本上是空白,有几篇论文,找到作者,也只是停留在论文状态;微分干涉配套物镜,国内没有现成的。

我们先解决了镜体和平台问题,微分干涉部件采用了进口的部件。而微分干涉物镜,经过大量的测试工作,找不同厂家测试各种物镜暂时可以使用。

这样在2008年年底,首台国产的微分干涉显微镜问世(见图一),其主要特点:

  1. 考虑到国外显微镜配置和使用复杂,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我们将把复杂的调试部分已经集成在一起做成封闭,实现“傻瓜式”操作。

  2. 与传统的显微镜相比较,改进的卤素灯照明发热大,使用寿命短的缺点,设计采用了高亮度,低热量、长寿命的显微镜内置LED灯照明,既环保,又给工厂减少了耗材备品和更换频率。

  3. 8"×8"快速移动载物台,是国内首家自己设计生产的,完全满足8"以下的所有LCDIC晶圆等大尺寸的快速检测。

  4. 具备双组调焦系统,可以配置不同物镜,同时可以适配较高的样品观察。

3.png

2010年,由于我们的微分干涉显微镜各方面的优势,市场有一定的占有率,国外厂家停止提供供应微分干涉部件,只好背水一战,12年完成微分干涉部件的设计和批量生产,至此完全实现的显微镜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行业的空白。

 

2018/01/27 浏览量(700)
免责声明
参赛作者及光电汇网站为本作品合法使用者,欢迎通过分享按钮分享改作品,但该作品暂不对外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